以下是今日(六月二十五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林健锋议员的提问和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近年潮流玩具(潮玩)产业和「谷子经济」(即与动漫画、游戏或偶像等周边知识产权产品有关的经济活动)在全球迅速扩张,去年全球「盲盒」(即消费者不能预先知悉具体知识产权周边产品的密封盒子)市场规模达145亿美元(约1,131亿港元),而有香港设计师创作的知识产权的商品在国际市场创造数亿元价值。然而,有意见认为,本港潮玩产业链尚未成熟,需政策精准支援。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统计,于二○二二年至二○二四年,(i)本港涉及潮玩设计、生产或销售的注册公司数目、(ii)潮玩产业对本地生产总值的贡献、(iii)潮玩产业专职从业员人数,以及(iv)政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资助计划或基金(例如「创意智优计划」)的获批资助项目中,潮玩产业相关项目的比例及涉及的总资助金额为何;若未有备存上述数据,政府会否检视现行政策是否未有涵盖此新兴产业;
(二)有否统计,二○二二年至二○二四年本地设计师就艺术玩具角色的外观设计向知识产权署所提出注册的宗数,以及香港企业成功将本地知识产权转化为量产商品的个案宗数为何;
(三)过去一年,获批准于公共场地(例如西九文化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展馆)举办与潮玩主题有关的「快闪」店或限定展览数目,以及该等展览的平均展期为何;
(四)去年获盛事统筹协调组支援的活动中,潮玩主题盛事(例如设计师签名及销售会、「盲盒」市集)的比例及人流数据为何;及
(五)鉴于财政司司长早前于网志中指出,有香港设计师创作带有香港元素的知识产权,创造了数以亿元计的价值,而有意见认为,这反映本地创作实力具国际水平,政府有否制订具体措施,协助香港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和促进本土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潮流玩具(「潮玩」)泛指由设计师和艺术家设计,注入丰富文化内涵和时尚创意的玩具。潮玩可追溯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手办模型,获爱好者赏玩及收藏,当时主要是由动漫人物衍生。有见及近年潮玩的兴起和发展,为香港创意业界带来机遇,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文体旅局)辖下文创产业发展处(文创处)积极支援与香港潮玩产业相关项目,包括在内地和海外展会设立香港馆,推动香港业界发展原创潮玩。
就林健锋议员的提问,经谘询政府统计处及知识产权署,现回覆如下:
(一)文化及创意产业(文创产业)是构建香港多元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当中涵盖设计界别,潮玩设计亦归纳于此界别。根据政府统计处的最新数据,在二○二三年,设计界别的增加价值超过42亿元,占本地生产总值超过百分之零点一,亦占整个文创产业的生产总值约百分之三点一,约有7 490家设计机构及约18 650人从事设计工作。
自二○二二年至今,文创处透过「创意智优计划」(「计划」)资助及推动八个有关香港潮玩的项目。海外项目包括率领业界参与《香港潮玩:泰国展览宣传篇》、《香港潮玩:泰国玩具展览宣传篇2024》、《香港潮玩:印尼展览宣传篇2024》及《香港潮玩:泰国玩具展览宣传篇2025》。这四个项目共促成超过20宗交易及超过370个业务查询或联系,个别参与的设计师亦录得理想的销售,例如有香港潮玩设计师售出总值逾50万元潮玩,以及成功接洽一家印尼玩具代理商,拓展印尼零售业务。在内地方面,「计划」资助业界参与《香港创意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香港@深圳文创博览》、《香港创意馆@2024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东莞)》。文创处在展会中设立香港馆推广香港潮玩、动漫、游戏及相关产业。四个香港馆共吸引超过16万名参观者,促成超过1 300宗交易及超过120个业务查询或联系。八个项目获批总金额约为3,800万元。
事实上,香港的创意人才近年在全球潮玩界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设计的潮玩角色及其知识产权衍生产品,成功在香港、内地及海外市场占据显著的市场份额。其中,香港知名设计师龙家升以及王信明创作潮玩市场的标志性作品,为潮玩产业带来极可观的收益。龙家升还荣获比利时的插图奖,成为首位华人设计师获此奖项。王信明的设计亦与多个国际潮流品牌进行跨界合作,推出授权产品。
(二)根据知识产权署,本港注册外观设计制度采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洛迦诺分类法》为物品分类,「艺术玩具角色」并无专属类别,归于类别21(小类01)「游戏器具和玩具」之下。该小类于二○二二至二○二四年的申请及注册宗数如下:
二○二二 | 二○二三 | 二○二四 | |
申请数目 (当中涉及的外观设计数目(注一)) | 31 (66) | 39 (79) | 59 (82) |
注册数目(注二) | 78 | 76 | 41 |
注一:每项外观设计申请可包含一项或多项外观设计。
注二:由于审批申请需时,所显示的注册数目不等于当年的申请数目。
一项物品的外观设计除通过注册外观设计制度取得保护外,也可以视为一项标志利用商标制度进行注册,又或获视为原创艺术作品受到版权制度的保护(无需注册)。产权拥有人需要考虑其整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策略,以及相关的法律要求。
历年来,香港企业将本地的文创知识产权转化为量产商品有不少例子,具体做法各式各样,例如买卖、授权等,也视乎利用的知识产权类别,政府没有备存相关统计数字。
(三)及(四)香港盛事涵盖不同领域,当中不少蕴含丰富文化知识产权元素的活动广受欢迎,二○二四年的活动包括「100%多啦A梦&Friends」巡回特展、「Pokémon GO City Safari」、「PANDA GO!香港游」、ComplexCon香港、Hypefest Hong Kong;以及每年一度集合动画、漫画和玩具模型的香港动漫电玩节等。文体旅局以不同方式支持这些活动,估计它们吸引约500多万人次参与。
于二○二四年,共有九个与潮玩主题有关的项目于西九文化区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场地举办,项目的平均展期约为17日。此外,在不同的政府及私人场地(例如商场)亦有不少与潮玩主题有关的活动举行。
(五)特区政府一直推动本地知识产权贸易和商品化的发展,其中包括不少与文创产业相关的措施。
在强化知识产权保障方面,版权制度保护包括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原创作品,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本地创意产业和知识型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2022年版权(修订)条例》已于二○二三年五月实施,以加强数码环境的版权保护。知识产权署亦正全面检视本地注册外观设计制度,并计划于今年内展开公众谘询,以确保制度与时并进、与现行的国际标准接轨,并切合本地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文创处亦正透过「计划」积极支援文化知识产权项目(包括上述与「潮玩」有关项目),并推动申请机构为文创产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申请、制定知识产权协议和管理知识产权组合等,以协助创作者开拓商机。
在提升人力资源方面,知识产权署近年为不同行业的从业员(包括文创产业界)提供涵盖范围更广、内容更深入的知识产权培训课程及实务工作坊,目标是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惠及5 000名不同行业的从业员。此外,知识产权署也与香港律师会合作,由义务的专业律师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知识产权谘询服务。
在推广方面,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会持续在香港国际影视展、香港国际授权展、香港书展等大型活动中推动本地原创作品打入内地及国际市场。文创处亦资助贸发局优化亚洲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平台),增设文艺创意产权资料库,方便潜在买家搜寻相关的产权资料,以及加入更多市场交易元素,例如商务配对活动、知识产权贸易的市场资讯和专业服务配套等,以促进跨界别合作。文创处会推动更多香港和海外文创产品加入平台,推进文化知识产权交易。
2025年6月25日(星期三)